逆勢融資11億,這家高值耗材流通商成年度黑馬
導語:
“中科系”醫械流通公司逆勢完成整體規模超11億元的C輪融資,在融資寒冬的當下堪稱驚艷。而此筆融資金額更是其去年IPO募資總額的兩倍之多。
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國科恒泰(北京)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科恒泰”)于9月6日下午在北京舉行醫療器械流通領域的發展機遇與未來圓桌論壇暨國科恒泰C輪融資成功發布會。會上,國科恒泰正式宣布完成C輪融資,整體融資規模超11億元,為進入2019年以來國內醫械流通領域融資規模較大的項目之一。
按國科恒泰董事長王戈在會上的發言,國科恒泰正在朝著加強產業鏈互動,形成產業鏈生態圈的共建、共享、共管的方向奔去。
▲發布會現場
從4億到32億
國科恒泰,業內早已熟悉這個名字。不僅因為它自帶“中科系”的光環,更多的是這家年輕的公司在醫械流通領域發展迅猛。
公開資料顯示,國科恒泰成立于2013年,2016年12月21日設立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其剛走過六個春秋。
工商關系上,國科恒泰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下屬東方科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中科院的“嫡系”,定位為一家醫療器械數字化供應鏈綜合服務商,為生產廠家、流通企業、醫院以及政府監管層等提供綜合的“數字化供應鏈生態平臺服務”。業內多以高值耗材分銷服務商來描述國科恒泰的業務,后者在分銷過程中亦提供倉儲物流配送管理、渠道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專業服務。
雖然國科恒泰年輕,但并不妨礙其營收的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過去6年里,其營收業績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80%以上。2014年國科恒泰年度營收為4.38億元,至2018年,這一數值已超32億元。
在這背后,是國科恒泰通過“一站式供應鏈管理+服務平臺一體化”的創新模式,與全球60多家知名高值耗材廠商展開合作。包括波士頓科學、美敦力、史賽克、美國捷邁、德國貝朗等頂級供應商在內,均與國科恒泰達成戰略伙伴關系,使得后者有能量服務全國26省、數千家醫療機構。
逆勢融資
說國科恒泰發展迅猛也表現在其成立僅四年有余即披露招股書謀求A股上市,在此之前,國科恒泰分別完成A、B兩輪融資。
2015年5月28日,國科恒泰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國科嘉和。
2016年6月21日,國科恒泰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國科嘉和作為國科恒泰最早的機構投資人,B輪繼續跟進,與君聯資本聯合領投,并得到北極光創投、百年人壽、通和資本、山藍資本等機構的跟投。
國科嘉和基金認為,國科恒泰的創始管理團隊經驗豐富、配合默契,對行業發展變化的規律有著深刻的洞察與理解,其切入點和解決方案針對行業痛點,具有很強的業務延展性和成長空間。
而B輪融資將支持國科恒泰夯實高值耗材供應鏈服務平臺各項基礎設施與網絡布局,推進商業模式的創新升級,落地大數據和SaaS應用,加速規模擴張。
▲國科恒泰安定倉 全景圖
公司的總經理劉冰曾做過這樣的比喻,“我們是一輛剛開始就高速行駛的汽車,汽車一邊跑,我們一邊在組裝零件,同時還要更換掉以前不再適用的零件。”形象的顯示出國科恒泰勢必要在千億耗材市場中謀求大發展的勢頭。
進入2019年,資本市場上的寒氣已是逼人。此種情形下,企業融資壓力可想而知。在這種情形下,能夠逆勢完成十億元級別的融資,足見資本市場對國科恒泰的業務的認可。
需要指出的是,醫療器械領域集中采購和配送已成大勢,這也是國科恒泰此次完成C輪融資的關鍵因素之一。
“作為投資人,祝賀國科恒泰團隊在這么短時間可以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泰康很榮幸能夠參與此次融資。在醫療器械流通領域集中度提升的大背景下,泰康對國科恒泰業務能力充分肯定,對業務的持續快速成長信心十足。希望借助此次融資,能夠幫助公司繼續加強能力建設,完善全產業鏈布局,并積極拓展創新業務。”在C輪融資發布會上,泰康保險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投資官段國圣如是說。
據悉,C輪融資由泰康人壽領投,通和毓承基金、招商局資本、涌流資本、君聯資本、夏爾巴基金、國科嘉和系基金、上海朗聞系基金等跟投。
國科恒泰計劃將本輪融資用于天津“數字化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項目的建設、“醫療器械行業數字化生態平臺”系統的搭建,以此進一步提高供應鏈服務能力、提升信息系統能力,以朝著成為“中國醫療器械數字化供應鏈綜合服務商”的戰略前進。
醫械流通發展新浪潮
近幾年的醫械流通領域從不缺乏頭部企業的年度重磅事件。
最受關注的當是2018年醫械流通領域的“一哥”--國藥器械進行了一系列整合。按整合后的營收計算,國藥器械2018年營收達到494.7億元。在此之前的2018年2月,國藥器械正式將總部由北京遷至武漢光谷生物城。
也是在這一年,那個被稱為醫械流通“黑馬”的瑞康醫藥躋身營收百億的行列,同時躋身進來的還有全國最大的民營醫藥流通企業九州通,其2018年醫械流通業務營收達到112.21億元,同比增長60.85%。
進入2019年,在資本市場遭遇融資寒冬的情形下,國科恒泰逆勢完成11億元C輪融資,堪稱驚艷。
需要看到的是,在頭部醫械流通企業營收增長的背后,是我國整個醫療器械市場同樣在增長。行業小、散、亂的局面也正得到進一步的整合,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興業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我國醫療器械銷售規模為4425億元,復合增速為23.5%,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期。醫械研究院也曾測算,我國高值耗材的市場規模約為1046億元。
政策層面,各省開展的高值耗材掛網集采、正在推行中的耗材兩票制,都體現出降低耗材虛高價格、提升行業集中度的目的。
不僅如此,2019年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更是明確降低高值醫用耗材虛高價格、鼓勵醫療機構聯合開展帶量談判采購;安徽省、江蘇省以及山東省陸續開展的耗材帶量采購都對流通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進一步拔高行業集中度。顯而易見,流通領域的頭部企業迎來發展的新浪潮。
“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是利用國科恒泰這樣一個平臺加強產業鏈的互動,形成產業鏈生態圈的共建、共享、共管,這個也是未來國科恒泰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動作。”國科恒泰董事長王戈表示。
國科恒泰總經理劉冰在現場做報告時也指出,高值醫療耗材改革領域要求規模化、專業化和信息化,國科恒泰成立之初就提出規?;?、專業化、信息化和合規化,符合需求。
隨著國科恒泰C輪融資的完成,醫械流通領域的競爭又來到了一個新階段。
【來源:賽柏藍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