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為殘障人士研發出新型機械手
發布時間:2012/3/19 9:44:04
核心提示:德國科學家已經成功研制出了一種人造血管。此項研究成果將有力推動大型人體器官的制造。
德國科學家日前利用3D立體打印技術成功研制出了一種人造血管。該項研究成果將有望被用于人體試驗和藥物測試。
隨著生物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制造出了人造腸道和人造氣管等小型人體器官。但大型人造器官的制造卻頻頻遭遇瓶頸,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制造毛細血管的相應技術,進而不能給大型人造器官輸送必要的養料,也就不能維持其正常存活和運行。經過多年的不懈探索,這一難題現在已經被德國弗勞霍夫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攻克。他們運用化合高分子材料結合能夠有效抵抗排異反應的生物分子制作出了一種特殊的“印刷墨水”,其印制出來的物質經化學反應后能夠形成一種有彈性的固體,方便科學家根據人類血管構造將其雕塑成3D立體人造血管。
實際上,3D立體打印技術的精細度十分驚人。為了制造出相似度最高的人造血管,科學家還運用了雙光子聚合技術,利用鐳射光刺激人造血管材料分子交聯化,之后將成形的血管植入細胞內壁。
此項研究成果將有力推動大型人體器官的制造。雖然移植人造器官的夢想還很遙遠,不過人體器官制造技術的飛速發展可以給人類醫學研究帶來更有效、更人道的實驗手段,譬如研發新藥物時用人造器官取代動物來做實驗。

下一篇:臨床豁免權將助推二類醫械開發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