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產業新動向:明確多點執業 鼓勵社會辦醫
南沙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有新動向。17日,《南沙新區醫療健康產業發展促進辦法(征求意見稿)》公布。該文件提出,2015年起,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暫定3年)作為獎勵補助專項資金,用于醫療健康產業重點項目的重點學(專)科、實驗室建設、國際認證、醫院等級創建、水電補助等。
建立多點執業醫師人才庫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南沙新區醫療健康產業發展促進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提出了系列舉措。
對于備受關注的醫師多點執業政策,《辦法》明確南沙新區衛生行政部門建立多點執業醫師人才庫并定期向社會公布,符合多點執業的醫師,在南沙新區衛生行政部門備案后,支持其到符合資質的南沙新區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行醫執業,為其提供技術支撐,解決人才瓶頸問題。同時,鼓勵外籍、港澳臺具有執業資質的醫師在南沙新區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執業行醫,其執業注冊審批按照廣州市政府令,南沙新區衛生行政部門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
評職稱社辦公辦醫院人員待遇同等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提出,引導衛生技術人員合理流動。暢通流動渠道,保障衛生技術人員在公辦、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之間有序流動,有關部門(單位)按規定辦理執業地點變更(注冊)、人事勞動關系銜接、社會保險與住房公積金關系轉移、檔案轉接、人員錄用等手續,其任職工齡予以連續計算。這意味著在公辦、社辦醫院間流轉,醫生、護士等人員任職工齡還可以連續計算。
在引進人才方面,《辦法》明確,社辦醫療機構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住房安置補助、子女就學、政府特殊津貼、科研經費等方面同等享受南沙新區現有各類人才引進優惠政策。社辦醫療機構的衛生技術人員及其舉辦者、管理人員同等納入公辦醫療機構各類人才培訓計劃。
此外,社辦醫療機構的人員在職稱評定、參加學術活動與業務競賽、科研立項及其成果鑒定、評先評優等方面享有與公辦醫療機構同等待遇,同等享有在行業協會、學術團體擔任與其學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相適應的領導職務的權利。社辦醫療機構在臨床重點學科建設、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以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等資格認定方面享有與公辦機構同等待遇。
社辦醫療機構自用房產免3年房產稅
在產業發展方面,《辦法》明確優先確保符合《廣州市醫療衛生設施布局規劃(2011—2020年)》醫療機構的建設用地供應。其中,非營利性社辦醫療機構用地則可以采取行政劃撥方式供應。非營利性社辦醫療機構的各項建設項目規費減免與公辦醫療機構享有同等待遇,登記為企業的營利性社辦醫療機構的各項建設項目規費減半收取。
與此同時,社辦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對自用的房產、土地,經主管地方稅務部門核準,自核準執業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記者注意到,《辦法》還設立財政獎補政策,具體標準是,醫療健康產業重點項目醫學重點學(專)科和重點實驗室建設按國際級、國家級、省級重點建設級別,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8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項目承擔單位應當按不低于1:3的比例對資金進行配套。醫療健康產業重點項目自核準執業登記之日3年內用電、用水、用氣、用熱按公辦醫療機構同價予以差額補貼,最高限額100萬。
醫療投融資最高可獲1000萬貼息
《辦法》還提出,建立投資獎勵制度。非營利性社辦醫療機構在扣除辦醫成本、預留醫療機構發展基金以及提取其他有關費用后,如當年仍有收支結余,報南沙新區衛生部門批準,可從收支結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獎勵舉辦者,年獎勵總額不超過以舉辦者累積出資額為基數的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2倍利息額。營利性醫療機構則按市場機制辦醫,獲取利潤。
在投融資政策方面,《辦法》明確,醫療健康產業重點項目投資總額在10億元以上(含本數)的基本建設項目,按該項目當年銀行貸款總額逐年給予貼息補助,補助期為3年,且補助總額不超過以項目總投資額30%為基數并按銀行三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的3年貸款利息總和,最高限額1000萬元。
與此同時,《辦法》提出,積極探索醫療信托投資、醫療健康債券,完善衛生投融資平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醫療產業基金等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平臺建設引導基金。
相關
南沙擬投18億新建改建醫院
南沙將有更多醫療設施投建。記者16日獲悉,南沙區今年醫療衛生系統統籌投資的重大建設項目有9個,總投資超過18億元。其中,今年在建的重大工程項目2個,分別是南沙中醫院二期工程和二期后續工程。
列入2014年開工建設的項目7個,總投資10億元。它們分別是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南沙區第一人民醫院綜合病房樓建設和醫技樓改造工程項目、南沙區第六人民醫院新大樓工程項目、東涌醫院住院大樓工程項目、南沙區疾控中心實驗室樓建設項目和區婦幼保健院住院樓升級改造項目。其中,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位于蕉門河城市中心區,項目規劃病床數500個,占地約100畝,建筑面積超過8萬平方米,總投資5.4億元,預計2016年10月底投入使用。
南沙區自2013年9月啟動基層醫療衛生改革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得到提高”被列入了2014年南沙區的“十件民生實事”。
記者了解到,截至6月底,全區規劃布點的118個村衛生站有79家完成了升級改造,32家正在進行升級改造工作,7家正在按程序報建,預計8月份即可以對全區衛生站進行統一驗收。今年1—7月,南沙區政府總計為基層衛生站標準化升級改造投入資金4990萬元。通過對基層衛生站的升級改造實現基層醫療機構鎮村一體化管理,南沙構建起了一個布局合理的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形成了“十分鐘醫療服務圈”。
在引進高端醫療項目方面,目前南沙區已就建設南沙國際運動損傷康復醫院和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擴建項目與項目方簽訂了協議。據悉,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美國德州醫學中心合作建設的安德森癌癥中心項目,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歐眼科中心項目等都正在在洽談中。

相關閱讀
- 大型醫用設備審批大放開!社會辦醫迎利好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