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管理白皮書》揭秘大型設備歸屬
白皮書顯示,截至2015年末,北京市共已核準的甲類大型醫用設備中包括21臺PET-CT,1臺PET-MR,2臺頭部γ刀,3臺306腦道磁圖,1臺X線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系統,3臺腫瘤斷層放射治療系統和7臺內窺鏡手術器械控制系統(不含部隊醫院)。從醫療機構性質上看,3臺甲類設備在社會資本辦醫療機構,其余均在公立醫療機構。
北京市共已核準配置的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包括369臺CT,219臺MRI(醫用核磁共振成像設備),186臺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63臺SPECT(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術)和61臺LA(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數量全部控制在規劃指標數范圍內,所涉及的醫療機構共203家。其中,公立醫療機構的配置數量均遠高于社會資本辦醫療機構。
白皮書顯示,從2005年至今,北京市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數量大幅上升,除SPECT外,其他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數量都實現了雙倍增長。從設備配置區域來看,北京市乙類醫用設備配置不均,城六區5種乙類醫用設備的配置超過70%。北京市對社會辦醫配置乙類大型醫用設備放寬準入條件,只審查診療科目、醫技人員資質和醫療技術準入等安全性指標,對于年工作量、醫院等級和階梯配置等非安全性指標不再做具體要求。同時,對社會辦醫配置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簡化申辦流程,社會辦醫療機構根據配置需求自行購買,設備購置完成后持相關資料直接申請核發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不再進行每季度的專家評審。
據介紹,北京市遠郊區縣的醫療機構和社會辦醫療機構存在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空白區。北京市在配置評審、指標分配時將注重大型醫院、遠郊區縣區域醫療中心、社會資本辦醫和基層醫療機構的不同需求,對大型醫用設備實行總量控制、分類規劃,加強對醫療機構配置大型醫用設備的科學管理,在技術準入、使用評價、績效考核、臨床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系統評估,達到適宜醫療機構配置適宜醫用設備的目的。

相關閱讀
- 官方發文 | 集采無禁區,范圍繼續擴大2021-11-30
- 大型醫用設備審批大放開!社會辦醫迎利好2021-07-05
- 國務院通知,大型醫療設備前景不妙2015-06-17
- 衛計委發布多項醫療器械相關行政許可事項公開目錄2015-05-25
- 2014年上海海關關區醫療器械進口數據情況分析2015-03-27